如何维护旅游者权益
贵州省游客黄某入住峨眉山景区两河口招待所,饮酒后不慎摔伤,与招待所产生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峨眉山法院车载巡回法庭迅速赶赴现场,当天便快捷、高效、妥善调处该起纠纷。
截至目前,峨眉山法院旅游审判庭共办理涉旅纠纷案件85起,其中判决17起、调解68起,指导景区职能部门化解纠纷10余起,无一起涉诉信访。
两年来,峨眉山法院旅游审判庭的法官们在旅博会及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0余次,向游客和群众发放旅游普法宣传手册8000余册,接受游客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扎实开展“司法服务进景区”活动,对景区内涉旅企业不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与讲座20余场。该院旅游审判庭法官杨敏说,这是他们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付出的努力,有效促进了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深受景区涉旅企业和游客的欢迎。
井冈山法院旅游法庭则实行了“一心、两线、五点”的审判运行模式。
据刘诠介绍,“一心”即以旅游法庭为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和统一调度办案力量,负责与相关单位联动调处旅游矛盾纠纷。
“两线”即以专门定制配备的巡回审判车,不定期、不定时地沿着茨坪、黄洋界—八角楼两条旅游线路巡回办案,实现动态化的受案模式。
“五点”即设置五个巡回办案点(游客服务中心、北山革命烈士陵园、龙潭、黄洋界、八角楼),实行“定时、定点、定人”的审理模式,做到旅游矛盾纠纷案件快立、快裁、快调、快结、快执,及时有效化解旅游矛盾纠纷。
与此同时,井冈山法院旅游法庭举办旅游法律知识培训讲座。法官结合典型案例向来自井冈山市各大酒店、旅行社及各景区共900家旅游企业代表110余人,讲解旅游合同主要条款的拟定、旅游责任保险等法律知识,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通过培训,对规范井冈山市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进一步提升井冈山市各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确保广大旅游业从业人员能够知法守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刘诠说。
“110”旅游审判新模式
峨眉山法院在峨眉山的金顶、万年寺等游客密集区域设立了4个法官工作站,以定期派驻、预约服务、热线答疑等方式,把司法服务职能前移到景区最前沿。
“为了方便群众,我们还实行‘110’旅游审判新模式。”峨眉山法院副院长杜松介绍,游客只需拨通旅游诉讼服务热线,法官即可根据案情需要随时赶到涉旅纠纷事发地,实现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执行,让游客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诉讼成本、最快捷的方式获得最好的司法服务。
井冈山法院在该市游客服务中心、北山革命烈士陵园、龙潭、黄洋界、八角楼等景区的巡回办案点醒目位置设立标识、标牌,公布该院24小时开通的旅游诉讼服务中心电话,以便游客有纠纷时能及时拨通旅游审判“110”。同时配置一辆设有国徽、法台、当事人座椅,并配备电脑、打印机,能即时制作裁判文书的旅游巡回审判专用车辆进行巡回办案。真正实现了哪里有旅游投诉和纠纷,巡回法庭就在第一时间赶到哪里进行调解,及时快捷处理旅游纠纷。
“我们还与多部门联动,多元化调处纠纷。”刘诠说,井冈山法院已构建与井冈山旅游管理处、工商局、交警等职能部门联动大调解格局,实现全覆盖、全天候、多元化调处旅游矛盾纠纷机制,快速稳妥地化解纠纷,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的稳定。
与此同时,以井冈山旅游法庭的审判业务骨干为主,并抽调院里其他审判业务部门骨干,分组进行审判工作及法律咨询服务等。
- 上一篇:春天来了,无忧出游的必备法律贴士
- 下一篇:垫江: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