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督委会迎接“一带一路”新机遇
2016-01-16 07:55 | 来源: | 作者:

  □ 凌德

  1月13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宣读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宣布成立由他亲自主持的“一带一路”督导委员会,负责制定香港参与“一带一路”的策略和政策,同时设立“一带一路”办公室。他同时宣布向奖学基金注资十亿港元,资助“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港求学,奖学金资助对象包括东盟、中亚国家的学生。

  成立“一带一路”督委会

  任期还有一年多便届满的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其第四份《施政报告》中,推出了多项改善民生的措施,顾及广大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又宣布设立7个基金、8个新机构、11个拨款项目,将在未来10多年投入逾210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府去年三月公布“一带一路”战略,梁振英在今年的《施政报告》特设独立章节,共用了二十九段阐述香港在“一带一路”扮演的角色。他指出,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补性强,发展协同效应的潜力很大,“香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如金融、贸易物流、高端服务业和旅游,甚至香港的新兴产业,都可以配合国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策略。

  为此,梁振英宣布成立由他亲自主持的“一带一路”督导委员会,负责制定香港参与“一带一路”的策略和政策;同时设立“一带一路”办公室,负责推动研究工作,统筹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包括贸发局、旅发局等机构与中央部委、各省市政府、香港业界、专业团体和民间团体联络工作。

  梁振英还宣布,将向奖学基金注资10亿港元,“特定地区奖学金”的名额由每年10名,分阶段增加约100名,受惠学生每年可获12万港元资助,鼓励“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学生来港求学,但不包括内地学生。港府消息人士指出,所谓特定地区,将以东盟为首要目标,教育局上月已推出“一带一路奖学金——印度尼西亚”,每年资助10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生来港就读本科生课程。

  增设六个内地联络处

  中央政府早前公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港澳篇章明确指出,要发挥香港独特优势,提升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施政报告》积极响应国家规划,强调本届政府将提升内地办事职能,增设六个内地联络处,同时深化粤港合作。

  《施政报告》指出,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为策略取向,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家“超级联系人”的作用,积极落实,抓紧未来五年的新机遇。政府还将加强与国家的多元交流合作,在内地增设六个联络处,其中今年驻武汉经贸办将在湖南省和河南省各开设一个联络处。同时,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经贸办)将增设入境事务组,驻北京办事处将增设文化专责人员。

  做“一带一路”全能枢纽

  分析指出,今年《施政报告》的重点,落在“一带一路”4个字上,这是因为香港市场细小,发展空间有限,而国家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为香港带来宝贵机遇,若能把握善用,将是香港突破困局的希望所在。

  梁振英当天出席记者会时表示,《施政报告》有关“一带一路”的着墨较多,因为“一带一路”是国家提出的重要和长期战略,如果香港能充分发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优势,可以为香港发展提供相当大的动力。

  梁振英还表示,若他不为香港提出主张、制定策略,香港720万市民及大大小小企业会怪罪他。不仅内地城市,外国城市也重视“一带一路”,比如邻近的新加坡正在做相关工作。他又透露,二月底会率团到印度考察“一带一路”机遇。

  对于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提出香港要用好“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的全新机遇,为香港短中长期发展打拚。香港五大商会一致认为,施政报告内容务实、兼备前瞻性,其中更采用了相当篇幅论述“一带一路”战略为香港带来的新机遇,包括设立“一带一路”办公室及由特首主持的督导委员会,他们深信有关政策及措施可调动民间积极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其中,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赞扬《施政报告》,并表示厂商会认同《施政报告》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香港带来的新机遇,认为香港配合“一带一路”策略,不但可以担当新形势下内地与世界经济互联互动的“超级联系人”,更可发挥固有优势,成为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全能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