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胡同里的老北京风物图
2016-01-09 04:57 | 来源: | 作者:

作者:卢文龙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8月

  看得出来,作者深爱着京味文化,有自己深入的研究,比如“北京的黄鸟笼子直径290毫米……天津的笼子直径是295毫米……”然而正如除夕的爆竹,虽有千年传统,美好寓意,却一年年地冷清了。“老北京”的风骨只能留在一架架书中,等待人们去翻阅。 (刘微微)

  像我这种生在西单,长在前门的胡同孩子,读《街角的老北京》感觉特别亲切。自己小时候的一幕幕都回到了眼前。闻着卤煮味儿,看着小肠陈由兴旺到拆迁后的消失;大白菜也是我儿时重要的记忆,记得一到冬天,各家各户都排着队去买大白菜,积酸菜啊、白菜豆腐粉丝煲啊,吃起来特别香。老

  北京涮羊肉,哪的肉好,看着书中提到的,吃过的没吃过的我还想都再吃一遍。可以说,老北京人读到的是满满的回忆。 (黄芳)

  已记不清楚最早是如何知道阿龙的,喜欢他的声音和主持风格,平易近人且有趣味,如同《街角的老北京》。阿龙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将老北京的美食、古寺园林和街头巷尾的闲谈巧妙地穿插在一起,绘成一幅幅老北京风物图。老北京的美食和文化是不分贵贱,可以雅俗共赏的,季氏烤肉就伺候过摄政王。 (库换朝)

  用水彩描绘北京的街巷胡同,真是再适合不过了。房顶瓦砾缝

  中的杂草,弯腰下棋的老大爷,推车买菜的大妈……我仿佛又回到了城东的灯草胡同。阿龙的文字让老北京人寻回记忆,是新北京人的文化地图。打小长在胡同里的我,也在书中看到“念旧”与“不舍”,读来有种莫名的心痛。 (闫亮)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