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家门口来了“贴心服务站”
2015-12-01 08:41 | 来源: | 作者:
原标题:百姓家门口来了“贴心服务站”

  □ 本报记者 王斗斗

  □ 本报通讯员 陆欣蓉

  “民警大哥,单位好些日子不发工资了,我们想到区里反映问题。为这事儿,老婆和我吵了起来,跑回了娘家。我知道,这些事儿不归公安管,但还是想让您帮我指指路……”

  近日,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居民刘旺(化名)眉头紧锁,匆匆走进天津市公安局西青分局张家窝派出所家兴里社区警务室,诉起苦来。

  刘旺反映的问题,一个是民事纠纷,一个属“家长里短”,确实不归公安管辖。然而,家兴里警务室的民警却拿出笔纸,把他的诉求一一记录:“放心吧,我们会帮你联系劳动、信访部门,协调工资的事情。至于你爱人回娘家的问题,回头我帮你劝劝……”

  次日,刘旺的妻子在民警劝说下回了家。7天后,经民警协调有关部门,刘旺要回了被拖欠数月的工资。

  为了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西青区社区警务室全面“升级”。近日,西青公安分局以张家窝镇为试点,联合相关部门推进社区警务改革。家兴里、家贤里等16个社区警务室,由以往只具备单一公安职能,在改革中提升为兼具司法、信访等职能的警务室。民警协调相关部门,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被百姓称为家门口的“贴心服务站”。

  辖区居民可在社区警务室内办理分户、换发居民户口簿、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养犬登记和注册、户籍业务审核进度查询等公安类业务。社区居民有了纠纷,可向民警反映,民警可协调、协助司法部门参与调解。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也可在民警帮助下,接受帮扶教育。社区居民有需要反映的信访事项,可直接到警务室反映。民警受理后,会及时反馈给信访部门,还可代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居民反映诉求。

  为全力做好社区警务工作,西青分局力推警力下沉,目前派出所警力达到495名,占分局总警力的一半以上,这495名民警中,社区民警数量超过40%。凡是新分配的民警,除满足专业警种特殊岗位需要外,一律充实到派出所,且工作年限不少于3年。

  按照社区警务改革部署,今后,专职社区民警原则上不再侦办、查办刑事、治安案件,不参与社区外临时性、应急性等警务活动,全面扎根社区工作,确保辖区内发生警情,社区民警第一时间前往处置。

  为强化对社区民警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西青公安分局专门建立了完整的监督考核体系,实行社区民警每日工作报备、日常勤务点名、群众评议等工作监督机制,每月对全体社区民警工作考核情况进行排名。

  谈到这一基层基础工作的新格局,天津市公安局西青分局局长刘玉山阐释说,社区就是防区,警务就是服务。社区警务,就是要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维护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