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台建林
民警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
每天,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局长杨卫军都要这样反复自问,也要求班子成员、科所队长问自己。
“治警必先知警、用警必先爱警”。这个局探索出“433”管理模式:“四个知道”(民警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三个掌握”(掌握民警的家庭社会关系状况、掌握民警的思想状况、掌握民警思想问题的症结状况),“三个跟进”(思想教育跟进、行政管理跟进、困难帮扶跟进),配套出台9项制度,打造过硬班子和过硬队伍。
叫响“四个知道”
如何知警?渭南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实行局长抓班子成员,班子成员抓中层干部,中层干部抓民警和辅警的办法,通过谈心谈话、走访民警、通讯联络等形式,逐层知道民警“人在哪里、在想什么、在干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准确了解民警的思想动态。
这个分局2013年成立以来,分层级召开座谈会126次,电话短信沟通306次,网络答复72次,掌握民警期待需求102条。
科所队长是带队伍的主体。分局要求科所队长做到“五早三报”:“有情况早知道、有问题早发现、有困难早解决、有苗头早消除、有隐患早处置”,“常态管理定期报、疑难问题及时报、违法违纪马上报”。近年来,共发现掌握苗头隐患11个,解决问题43个。
为了查验“四个知道”的效果,经开分局建立“局长信箱”、微信平台,及时检验领导干部了解民警思想动态的情况,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做到“三个掌握”
“政治工作追着问题走、政治工作跟着关爱走、政治工作牵着业务走”。杨卫军介绍,经开分局建立“家慰访、上请访、下走访、案件回访”工作机制,要求干部掌握民警“家庭社会关系、思想状况、思想问题症结”三个硬指标。
热情“家慰访”。科所队长定期深入包联民警家庭,送去关心慰问并掌握家庭基本情况。对状态不佳、情绪反常的民警,分管领导专门家访,弄清实情。近年来,共走访民警家庭55户324人次,慰问民警家庭31户。
积极“上请访”。分局班子成员、内设部门主动到市局主管领导、对口处室沟通汇报,对照工作查思想,对照考核查思想;科所队长定期到法制、政秘等部门,了解本单位民警在队伍和业务考核中的排名情况,并要求对排名靠后民警进行客观点评。近年来,共“上请访”45次,纠正和整改问题36个。
主动“下走访”。结合“开门评警”“向人民报告”等活动,组织民警下基层、进社区(村组),逐人述职,接受评议,查思想,看作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近年来,共走访群众567户1077人,发现民警因思想问题出现的“冷硬横推”情况25处。
坚持案件回访。分层级对办结的典型案件、重大案件、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有信访苗头的案件进行回访,听取当事人意见,查找办案民警思想问题。近年来,共回访案件18起,发现并改进执法漏洞5处。通过”四访”机制,梳理民警思想问题5类,分析产生问题的症结13种,并第一时间解决。
坚持“三个跟进”
渭南公安经开分局“433”的最后一个“3”,是坚持“三个跟进”。
跟进思想教育。对关爱帮扶对象,对思想波动、状态不佳的民警,及时家访谈心、提醒谈话;对因公负伤民警,及时慰问抚恤;对执行重大案件侦破等特殊任务的民警,及时进行战时教育。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缓解压力、舒缓情绪。成立6个兴趣小组,每月组织一次文体活动。
跟进行政管理。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层级管理制度和《民警一日生活制度》,教育管理民警重程序、勇担当,重细节、讲规范,严禁越级汇报和隔级下达任务,杜绝了令出多门导致扯皮、推诿影响思想稳定的顽疾。去年,分管领导发现民警武海波频繁请假,主动找其谈心谈话,得知其妻患病久治不愈后,千里之外赶去探望,并帮助其医治。当年,武海波还两次因公负伤,分局及时跟进维权和慰问,民警及家属深受感动。
跟进困难帮扶。这个分局把困难帮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心工程”和“暖心工程”,每年为民警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立民警因公负伤救治“绿色通道”,帮助困难民警解决夫妻分居、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实际问题。民警韩新川的父亲身患重病,局长杨卫军、政委严蒲生主动把老人接进医院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得到民警点赞。近年来,共帮助民警解决家庭困难问题41件。
渭南市公安局负责人介绍说,推行“433”管理模式两年来,经开分局没有发生一起错案和民警违法违纪案(事)件以及越级信访问题,仅2014年全局就有20余项工作受到省、市表彰奖励,37名民警立功受奖。2014年全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5%,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辖区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达到97.3%。
- 上一篇:因伤害案引发信访下降12.68%
- 下一篇:半年八类恶性案件降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