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啦
北京中轴线申遗:推动活态化利用展示 广泛吸引公众参与
2022-09-05 09:52 | 来源:未知 | 作者:bj责任编辑

  北京中轴线申遗 推动活态化利用展示 广泛吸引公众参与

 
  中轴线申遗以来,北京市已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景山、皇史宬、宏恩观等腾退工作,南段御道景观整体贯通
 
  【开栏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今起,新京报开设“领航中国”专栏,通过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老旧厂房转型高端产业园等案例,以小见大,描绘新时代、呈现新时代、传扬新时代。
 
  北京中轴线,肇始于元,成型于明,完善于清,发展于近现代,距今已有750余年历史。这条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穿起了北京城的文化精髓和历史脉络。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近年来,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文化之轴焕发出新的生机。2011年北京市提出中轴线申遗,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北京中轴线申遗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2022年,中轴线申遗名录文本已完成,国家文物局党组已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十载耕耘,北京文化之轴即将在世界舞台起舞。然而,申遗只是开始,不是最终目的。它看过历史的潮起潮落,未来还将随着新时代的脉搏而跃动。
 
  北京中轴线是一套完整的故事体系
 
  “很多人在问,北京中轴线上的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有3处了,为什么还要申遗?我们觉得这些文化遗产合在一起,能够讲一个更大的故事。”今年7月,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在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上如是说。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认为,北京中轴线是一套完整的故事体系。“通过中轴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人是如何认识空间,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知,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政治、生活世界的价值观。”
 
  “北京中轴线承载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以中为尊’的传统理念,体现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元朝在营建北京(大都)时参照了《周礼·考工记》的都城形态,在以前的都城中,没有哪个城市是完全按照这个范本来做的,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吕舟说。
 
  北京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宋慰祖,一直关注、参与中轴线的申遗保护工作。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他,对古城有着很深的感情。5岁时他读到了父亲借来的、金受申先生所写的《北京的传说》,成为他对北京历史的启蒙。“从里面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北京的历史知识,比如大钟寺在哪儿,大钟寺的大钟是怎么推过去的,钟鼓楼的钟是怎么来的,至今我印象深刻。”
 
  宋慰祖觉得,中轴线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实体建筑构架体系。“以皇城为核心的内城,按照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制建设。‘左祖右社’指原来皇城东边是太庙,过去皇家祭祖的地方,皇城右边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现中山公园),社稷坛是国家领土的象征;而现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即左边是国家博物馆,展示了先人的足迹及其创造的成果、对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天安门广场西侧即右边是人民大会堂,也是‘左祖右社’规制的体现,代表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吕舟表示,中轴线上的所有遗产都和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相融,是我们生活的载体。中轴线上不光有恢弘壮丽的建筑,也有我们老百姓朴素生活的一部分。“从前门繁华的商业街区,到无数游客观看升旗仪式的天安门广场,再到许多大爷大妈晨练的永定门公园,这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的中轴线。”
 
  目前,北京中轴线已确定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安门、正阳门、前门大街、天坛、先农坛等19处遗产点。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仅2020年8月至今,北京市就完成了钟楼及钟架、鼓楼擎檐柱、景山兴庆阁、正阳门箭楼等的修缮工程。
 
  记者近日探访得知,正阳门箭楼正在进行安防、消防、供暖及电力改造等配套服务设施与安全系统提升,预计最快2022年年底向公众开放。此外,正阳门城楼的修缮今年也将启动。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向记者介绍,城楼牌匾周围的油漆彩画,和历史上信息不太一样,此前专家也进行过多次讨论,这次修缮准备把它修改过来。
 
  先农坛神仓和宰牲亭明年将向公众开放
 
  随着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太庙、社稷坛、天坛、景山、皇史宬、宏恩观等腾退工作先后完成,中轴线南段御道景观整体贯通。作为中轴线遗产点中与历史风貌差异最大的一处,先农坛的腾退和保护工作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
 
  位于北京城南中轴线西侧的先农坛,与东侧的天坛遥相呼应,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建成之后,先农坛逐渐成为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祭祀、亲耕籍田典礼的重要场所。
 
  “先农坛对于保护中轴线布局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告诉记者,“当时明成祖朱棣仿照南京城营建北京城的时候,按照‘东为阳、西为阴,东为天、西为地’的布局,在南郊建造了天地坛(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由于历史原因,天坛保存得很完整,而和它对称的先农坛,如果不进行腾退、恢复和整治工作,古人营造城池理念的见证物将不复存在。”
 
  “同时,保护先农坛也是为了保证文化传承的延续性。作为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遗产点,先农坛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是我们农耕文化传统的一个见证。”薛俭说。
 
  多年来从事古都风貌保护调研工作的宋慰祖,2018年开始跟踪先农坛的腾退、保护工作,曾看到建筑被占用、文物被废弃的情况,对此专门写过提案和建议。“今年上半年我们再去调研的时候,发现它的主体建筑展示出来了,一亩三分地、观耕台、山川坛等建筑已经恢复了部分原貌,而且腾退和恢复的程度惊人,显示了我们在推动中轴线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力度之大、破解问题之多。”
 
  正值初秋时节,天气凉爽宜人。9月3日,记者来到先农坛,发现很多游客带孩子来参观游览,也有游客坐在树下读书。观耕台前的“一亩三分地”里,水稻、高粱、菽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一片碧绿,部分农作物将迎来收获。2019年起,这里开始恢复耕种向公众展示开放,自此每年都会迎来耕耘和收获的场景。
 
  “以前‘一亩三分地’周围有围栏,现在我们把围栏去掉了,观众可以亲近农作物进行合影留念,闻一闻稻花香。”薛俭说,“播种、收获时先农坛都会举行活动,将来,我们的农耕体验不仅停留在这‘一亩三分地’,大片空地也将被打造成农耕体验区,这里将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腾退工作在持续推动。去年年底,该馆腾退拆除了具服殿北侧、西侧的1200平方米办公建筑,打通了先农坛太岁殿前的历史景观视廊。如今,古建筑旁留出了两片空地,正在试种旱稻。
 
  “太岁殿西侧的院落,由于历史原因迟迟没有腾退,被住户占用了几十年,前几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和对方反复沟通,讲中轴线申遗的重要性,同时倾听诉求,用一年多的时间解决了,非常难得。”薛俭说。
 
  他表示,“作为博物馆,我们不仅要把绿化做好,还要把文物的价值揭示出来,充分展示先农坛的农耕文化内涵,这是我们未来的任务。”
 
  目前,历史上用来储存籍田产粮的神仓院落已完成腾退,院内古建筑正在进行修缮,古建馆将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这里联合打造中国农作物种子科普展览,明年向公众开放。“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希望让公众了解,水稻、小米、大豆等是我们本土的农作物,让公众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靠勤劳和智慧养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同时,也会把当今优秀的农作物品种展示出来。”薛俭表示。
 
  除神仓外,宰牲亭的腾退也已经完成,明年将向公众开放。薛俭说,“我们还会把皇帝来先农坛祭祀路线做展示,配上雍正皇帝亲祭图和亲耕图,让公众身临其境。”
 
  薛俭还表示,腾退和保护工作依然时间紧、任务繁重,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明年我们有10个项目要同时推进,需要进行腾退、文化修缮、环境整治、展览展示等一系列工作,重点和难点是庆成宫的腾退工作,要为明年国际遗产专家的考察做准备。”
 
  公众参与 扩大中轴线申遗国际影响力
 
  立法也是申遗工作的重要一环。10月1日,今年5月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参与前期立法调研工作的王云霞指出,《条例》制定的重点是建立一个协调机制,把现有的中轴线上不同级别、类型的遗产点,整合到一个框架体系里进行协调、保护和利用,解决在法律上“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
 
  参与立法协商工作的宋慰祖认为,《条例》显示了我们对世界文化遗产从法律法规上保护的决心;通过中轴线的保护,也能进一步提升人们文物保护的意识。“它不仅仅是一个保护条例,实际上是让我们的政府、市民,在法制的框架内对文物、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是法治意识的强化。”
 
  《条例》的第三章为“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鼓励、支持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保护活动,同时明确了多层次的保护主体和保护责任。“公众参与”既是近几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所强调的,也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不同于以往申遗项目的突出特点。
 
  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表示,申遗成功是目标,但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让这些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尊重,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健康地走向未来。
 
  如何广泛吸引公众参与?近年来,北京推出了中轴线展览、实地探访、综艺节目、文创比赛、文化遗产讲堂等特色活动,让大家通过更多的渠道感受到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
 
  作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的发起人之一,宋慰祖表示,举办中轴线文创大赛,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并了解中轴线申遗,把中轴线的价值和文化内涵传播出去,其次,也希望通过比赛,把中轴线打造成一个品牌。“比如中轴线的Logo(标志)、吉祥物、纪念品,一些老字号、周边的会馆、文化名人等。我始终觉得,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是要让世界各地的人都到中国来消费中国的产品。”
 
  据悉,自7月20日2022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启动项目征集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目前大赛征集进程过半,已收到来自全国4万余件投稿作品。
 
  “从近两年各赛道的反映情况来看,市民对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比如中轴线主题演讲比赛,大家报名很踊跃,男女老少都有。”宋慰祖说。
 
  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公众参与有何积极作用?宋慰祖觉得,公众参与扩大了中轴线的国际影响力。“比如留学生、国际友人对中轴线的传播,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轴线的文化,让人们了解中国为推动中轴线申遗做出的积极努力。有时民间的讲述,比官方的讲述影响力更大。”
 
  “公民参与也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在走中轴、看中轴、听中轴的过程中激发对自身文化的热爱。尤其是孩子,带着他们走一走,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他说。
 
  “近期我们推出了《最美中轴线》节目,很多大家喜爱的艺术家、年轻的演员都加入到了推广北京中轴线的过程当中;去年的‘北京古建音乐季’中,音乐家们在古建中演奏了民族传统音乐、西洋音乐,吸引了很多观众。我们发现,各行各业的人,都加入到了北京中轴线的推介过程中。”吕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