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朱敏课题组最新研究了距今4.1亿年前的“水下掠食者”,有望揭开肉鳍鱼类演化之谜,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
肉鳍鱼类与辐鳍鱼类同属硬骨鱼类。当今世界,水中的肉鳍鱼类仅剩肺鱼和空棘鱼,但在志留纪-泥盆纪的“鱼类时代”,肉鳍鱼类曾占压倒性优势,并在约3.8亿年前时登上陆地,演化出四足动物。
据朱敏课题组的成员卢静介绍,距今约4亿年前,肉鳍鱼类开始爆发式发展,其演化史也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在这之前被称为“肉鳍鱼类干群”,形态十分原始。在这之后被称为“肉鳍鱼类冠群”或“现代肉鳍鱼类”,其中包括陆地脊椎动物的直接祖先四足形类。
现代肉鳍鱼类在发展时还曾出现一个类群——爪齿鱼类。“虽然在生存时间、繁盛程度、知名度等方面无法与四足形类相比,但却是那个时代最凶猛的掠食者。”卢静说,爪齿鱼类具有强壮的肩部,头骨的各部分可以扩张,其标志性的巨大尖牙成两簇轮状并排在下颌前端,能够像鱼叉一样刺入猎物躯体。
科学家们已知爪齿鱼类有6个属,演化历史在6000万年间。不过,这种鱼类的化石很破碎,20世纪下半叶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化石也缺少重要的脑颅部分。
最新在中国云南省发现的化石提供了契机。卢静说,他们找到最古老的爪齿鱼类箐门齿鱼的头部骨骼,该化石保存了脑腔、内耳、神经、血管通路等重要脑颅形态信息,利用高精度CT断层扫描和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他们详细研究了藏在化石内部的精细结构。
研究表明,箐门齿鱼的吻部分布着一系列骨质分枝小管,这可能是“水下掠食者”的“武器”。箐门齿鱼的内耳和脑腔构造与空棘鱼类相似,而其脑颅结构则保留有诸多原始特征。
卢静表示,爪齿鱼类身上混合了肉鳍鱼干群特征、现代肉鳍鱼类典型特征和其自身演化出的独有特征,将更清晰展示现代肉鳍鱼类,也就是称雄地球水域的“人类鱼形祖先”如何演化而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