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院长 唐 卫
法周刊:武侯法院为何要把专业化审判作为司法改革的突破口?
唐卫:我院是成都三个改革试点基层法院之一,尽管上级法院有统一的改革部署,我们与其他试点法院的改革大方向也是一致的,但是在实现的方式上,可以各有特点。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符合武侯区和武侯法院实情,能有效推进审判、执行及相关工作的改革途径。在经过充分调研、反复斟酌之后,我们认为,武侯法院有自身的特点,案件总数是全省基层法院最多的,案件类型复杂、办理难度相对较大、年轻法官较多经验欠缺这些都是客观现实,人员不能无限增加,但人的潜能可以尽量挖掘。因此以改革为契机,打造专业化审判庭,提高办案熟练程度与办案质量,进而提升公正与效率,是一个适宜的突破口。
法周刊:作为基层法院,在推进专业化审判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唐卫:推行专业化审判之前,一大批年轻法官的司法实践经验缺乏,能力素质跟不上,成为困扰武侯法院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看一个法院的进步,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这个核心上,具体说来就是要注重法官群体的成长。我们也是基于进一步提升法官素质这一考虑,建立起专业化审判庭。基于案由,将各审判庭负责的案件类型更细化、更明确,有助于我们的法官,特别是年轻法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审判经验的积累以及审判技巧的提升,成为这个领域案件审理的行家里手。
当然了,除了推进专业化审判,我们还有一系列助推法官成长的举措。两年前,与改革同步,我们实施“天平使命”法官素质提升计划,其中包括组织法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专项技能培训,还与浙大、中政大等高校合作开展培训;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户外长跑、法官沙龙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全方位提升法官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批有理论、重实干、经验足的“专家型法官”,打造“平和、智慧、品位”的武侯法官职业群体。
法周刊:专业化审判未来的推进方向是什么?
唐卫:我们是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法院,今年将正式启动,我院在之前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中主动减少一线法官人数,不自觉地契合了法官员额制改革的要求,这也为下一步试点法官员额制打下基础。
我们今后更会借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东风,不断优化内部资源,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专业化审判取得的成果。在新的运行机制上凝聚队伍合力,通过提升审判质效不断强化司法公信力。
- 上一篇:勇立潮头唱新歌
- 下一篇:苏州吴江诉调对接助力纠纷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