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驻日本记者 冀勇
经过逾一年的拉锯战,日本执政联盟自民党、公明党与以民进党为首的在野党围绕纠正众议院选举中存在的“一票之差”(每名议员所代表选民人数差异,曾导致日本最高法院对三次众议院选举结果作出违宪判决)而推动的众议院改革一事将在本届国会见分晓。
13日,自民党国会对策委员长佐藤勉表示,自民党和民进党各自制定的选举制度改革相关法案将在22日提交众议院讨论。佐藤同时表示,力争于4月底前在众议院通过选举改革相关法案。
选举改革各党分歧明显
日本自民党在13日举行的选举制度改革问题统括本部会议上敲定了以小选举区议席“0增6减”和比例代表选举议席“0增4减”为主要内容的《公职选举法修正案》。根据该方案,日本众议院选举中的295个小选举区将减至289个,同时180个比例代表议员定额减少4个。方案同时主张在2020年全日本人口调查的基础上推行“亚当斯方式”(各都道府县人口除以某数字后的商值进位取整作为议席数)分配议席。
在野党民进党主张的改革方案是立即引进“亚当斯方式”改革议席分配,另一个改革方案由执政联盟中的公明党提出,主张小选举区划分要切实反映2015年简易全日本人口调查结果,采取“亚当斯方式”对小选举区实施“9增15减”的改革。关于执政联盟自民党与公明党间存在的分歧,上月25日公明党最终接受了众议院议长大岛理森向各党提出的根据每10年一次的全日本人口调查结果通过“亚当斯方式”对选举区定额进行调整的方针,转而支持自民党主张。
此后,围绕众院选举改革的主要分歧主要集中在自民党和民进党之间。鉴于双方分歧无法调和,大岛理森在7日执政党与在野党磋商后,要求双方各自向国会提交法案,由国会做出判断。
新办法最早2022年施行
日本众议院采行小选区与比例代表选举并行的选举办法,其中小选举区选举依据各地方行政区划的都道府县人口数量多少,将全日本划分为295个选区,每区选出一名议员。基于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每个小选举区产生的议员所代表的国民人数应是基本相等的,而如果出现个别议员所代表国民人数是其他议员的2倍甚至更多,就造成了选民所投选票实际价值不等的问题,即所谓的“一票之差”。
事实上日本国会选举中“一票之差”问题由来已久,日最高法院曾因“一票之差”对2009年、2012年和2014年三次众院选举结果作出违宪判决。在2015年11月日本最高法院对2014年众院选举结果作出违宪判决后,大岛理森的咨询机构——“众议院选举制度调查会”在调查论证基础上,于今年1月向其提交了改革报告。报告主张在维持选举制度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对小选举区进行“7增13减”改革,下一步拟以每10年一次的全日本人口调查结果为准,通过“亚当斯方式”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理论上看,通过“亚当斯方式”对众院选举制度进行改革将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人口比率,消除“一票之差”问题。
对于调查会的意见,日本各主要政党反应不一,相较于民进党要求以2010年全日本人口调查结果为准,尽快通过“亚当斯方式”对众院选举制度进行改革的主张,在众院占多数席位的自民党则反应消极。下一步,如自民党提交的改革方案在国会通过,“亚当斯方式”选举制度改革将可能最早在2022年实施。
地方担心利益被忽视
在众院选举制度改革问题上,日本各政党分别从维护本党利益角度提出了改革方案,而将成为被削减对象的小选举区民众则担心,因此丧失在国会代表本地区利益的议员,从而导致地方利益被忽视。
无论是自民党还是民进党主张的众院选举制度改革方案,都主张根据地区人口多少分配议席,“亚当斯方式”的选举制度改革也将是这一主张的体现。然而日本地方民众担心,随着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聚集和地方人口的不断减少,分配给地方的议席将越来越少,最终在国会议事时将没有地方出身的议员,这将造成一些人口稀少的农业地区在国家制定政策时被忽视。
而日本各政党在制定选举制度改革方案时显然没有考虑民众的上述声音。从自民党角度看,将被削减议席的选举区绝大多数都属于自民党地盘,改革将损害其自身利益,因此自民党对改革并不积极。但自民党最终同意对小选举区进行“0增6减”改革,目的既有向国民展示其积极解决“一票之差”问题的姿态,同时又履行了2012年安倍晋三与民主党籍前首相野田佳彦关于选举制度改革的政治约定。
从民进党的角度看,引进“亚当斯方式”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总体上有利于其在大城市与自民党的选举竞争。
- 上一篇: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6.5%
- 下一篇:气体致盲事件还有多少盲点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