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不仅吃的、穿的、用的,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购买,就连大件消费品也可以在网络上买了,比如说,汽车团购。所谓的“汽车团购”,是由消费者组织起来,形成团体和商家进行谈判,从而得到最优惠的价格。这种方式,对于双方都有好处。“汽车团购”近几年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汽车团购市场却是鱼龙混杂,很多团购陷阱也是相继而出,他们经常以低价做诱饵,里面是暗藏玄机。胜驰博雅公司向车主要钱录音:钱呢?钱呢?钱呢?这段录音,是车主袁先生受到汽车销售人员威胁时录的。
2015年10月1日,袁先生通过北京胜驰博雅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了一辆海马汽车,花费58000元,等办完相关手续后,汽车销售人员却不让他离开,让他继续交钱。胜驰博雅公司向车主要钱录音:我刚才不跟他说了吗?就三条路,报警起诉、找人协商。车主袁先生:到十八里店车管所,把我强行扣押在那,不让走。你看合同上写的,不做装饰是这么多钱,你现在把装饰做了,必须得加钱。袁先生说,胜驰博雅汽车销售公司并不是一家汽车4S店,袁先生是在一家汽车网站上发现这家公司的,该公司以“团购”的名义和低于市场价数万元的价格吸引购车者,由于价格十分诱人,袁先生和这家公司签署了购车服务协议,没想到,在交完车款后,所有的优惠不仅没有得到,公司的人还要求袁先生补交装饰钱。车主袁先生:都没兑现,买了辆裸车,另外送的装饰都是次的不能再次的,都没人买的那种。另外他们对我的那种威胁,也让我感觉没有安全感。最终,抱着破财免灾的心理,第二天,袁先生与胜驰博雅协商,以1000元的价格要回了汽车合格证等证件,袁先生最终花费的购车款比在正规的4S店还多花了将近10000元。记者发现,这种低价招揽顾客,高额的返还做诱饵,诱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行为,并不少见。最近,我们栏目就接到很多车主打来电话。观众热线电话:一家团购店买的车,当时说的是优惠20000,然后送10000的装饰,10000的油卡,他明显的有那种诈骗行为。他是网上的一个经销商,他写的是订金不退,车不提订金不退,结果我们连车都没有看到。车主王先生:本来是想在中秋假期用车,但是非但没用上车,反倒添了一块心病。
2015年9月,王先生在一家网站上看到,通过北京京顺佰旺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团购福特汽车,价格十分诱人。车主王先生:我这个车市场指导价是96800,从他的报价上看,便宜差不多40000块钱。这里边包括20000块钱油卡,10000块钱的汽车装饰,还25000的现金优惠。北京京顺佰旺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同样不是汽车4S店。购车当天,王先生交了定金、购车款、装饰钱,共计96000多元,随后,销售人员让王先生签署了一份购车服务合同,并收走了发票、车辆合格证等手续,直到第二天,销售人员拿出合同让他补交20000多元的服务费,这让王先生吃了一惊,如果再交20000元给对方,他买这辆车,就要比市场价格还要高出20000元。车主王先生:车款的30%的服务费,没有提过这个服务费,而且我打电话,说没有任何费用,就是购车款87000。记者看到,王先生与京顺佰旺签署的是一份购车服务合同,在第六条第八款写着,甲方的报酬为促成乙方购买车辆所支付买方购车款的百分之三十。王先生说,销售人员从未提及服务费这一项。车主王先生:但是我们也没有特别仔细看这个合同,在里边他说你们赶紧去做,一直在催促我们赶紧签这个合同。王先生说,由于车辆的手续都被京顺佰旺收走,如果不交钱,就拿不到车辆手续,车辆将无法上牌,正常上路。车主王先生: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保险和购置税也没有给我们办下来,临时牌也已经过期了,因为七天嘛,所有手续都没法办,这个车只能搁在也不能上路。车主赵先生:我们除了一个车在手里以外,其他什么都没有,诈骗,肯定是诈骗。车主赵先生是河北人,他也是在京顺佰旺公司购买的车辆,除了缴纳正常的购车款27万多元以外,公司告知赵先生还要补交高额的服务费。车主赵先生:我们就是一个中介公司,我们有30%的服务费,算完以后还要跟我要钱,要34800,当时我一听就火了。
本来想省钱购车,没想到反而多花了40000元。10月初,赵先生和几位车主来到了位于丰台区望园东路的京顺佰旺公司,讨要说法。一位自称是公司负责人的男子接待了车主。京顺佰旺公司负责人:谁说定金一定要退呢?你怎么不说1百万呢?说1千万多好啊,我们这是居间服务商,我们就是中介,我的收费标准你们合同里边有,回去看去就可以了。合同你们都收上了你们这。京顺佰旺公司负责人:我们的收费标准你定吗?你要能是定,这公司老板应该是你。你所说的一切东西我看不见,如果你说的在理有理,拿着你的证据到法院起诉我。10月28日,记者跟随车主们来到京顺佰旺汽车销售公司,这里已经大门紧锁,门口贴着“内部装修”的字样。车主王先生:(当时)外边大牌子写着汽车团购,在最上边,往这里边走,还有一些小的单独的会谈室,他们就一直没跟我联系,等于有其他的几个受害车主,他们过来后一看说这已经没人了。京顺佰旺公司联系电话: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买车的大部分是外地车主,车主所说的赠送油卡,返定金等优惠在合同中根本没有体现。一些车主只好忍气吞声的任人宰割,交了所谓的服务费。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他应该承担欺诈的责任,从重的来说,他是一个合同诈骗,明知道这个合同是假的,比如说我根本没资格谈优惠,我根本就不是团购,但是却编造一个合同,让消费者去签订。消费者付过钱之后,还扣押消费者的相关证件,强迫消费者再交30%的几万块钱,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合同诈骗。记者也随即拨打了一些网上的汽车团购商家的电话,进行询问,对方大多承诺有折扣,可仔细询问有哪些优惠时,商家让记者到店里详谈。汽车团购中心:您购车的话10000元的油卡,10000元的装饰,我们这是团购中心走团购的,提车是我们带着你们,到4S提车的。汽车团购中心:到时候给你优惠10000,再送你一个8800的装饰礼包。咱们就是一个团购部,咱们就是一个团购部,提车就是4S店。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这个没有看清条款,在民事法律中有一个叫重大误解,重大误解是可撤销的合同,我为了便宜20000块钱,却要付你30000块钱的服务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定合同的目的是落空的,这种情况就是法定的可以撤销合同的事由。消费者的维权,这个时候就不能通过消协了,只有到法院通过诉讼途径来解除合同。在今年8月份,国家工商总局就曾发布工作通知,今年8月到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查处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等行为。咱们能不能写个协议,按照这个协议进行。写不了。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就是写不了,不想买就拉倒就完了。什么拉倒?钱呢?你不买了,钱没了呀。这段视频,是在今年9月份拍摄的,地点是海淀区田村路附近的一家4S授权汽车团购中心。
事主王女士:我儿子通过网上收到的,北京汽车团购销售,比一般的市场价格优惠30000,送好多礼品也是六七千,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我儿子才专门来到了他这个店。2015年8月底,王女士想买一台价值15万9000的马自达轿车,在网络平台上,发现了一条信息,说在北京可以团购,不但可以返现30000元,而且还可以赠送各种汽车装饰配件。事主王女士:他的优惠30000是截止到8月31号,所以我们8月31号过来找的他。我和我儿子在店里面问了问他,他说确确实实是这样便宜,但是必须要交费,我说如果交费的话,是不是要签订一个协议合同呢?他说这个不用。王女士说,她第一次来到这家团购中心时,工作人员曾经介绍说,他们的团购中心在全国30多个城市都有站点,与2000多家4S店有合作,王女士感觉这家店十分正规,便交付了5200元定金。事主王女士:剩下的钱(车款)不给他本人,都是让4S店去收,他要亲自领我去提车,但是哪家,哪家4S店提车,他至始至终不说。我当时我没有那么多钱,我要贷款啊。8月31日,王女士提出想去4S店看看,被对方婉言拒绝了,只好先回老家,办理买车的贷款手续。事主王女士:收了这个钱又没有签任何协议,感觉就不对了,就按照他的承诺,我就写了一个协议书,写好这个协议书以后,我们三个人就一起去了。
2015年9月初,王女士自己草拟了一份协议,再次来到这家团购中心,希望签订协议,却出现了刚才大家看到的一幕。咱们这几次承诺的一些东西,我在家起草了一个协议,你看一下,可以的话咱们就签字,签了,咱们直接去取车。咱们按照这个协议进行。写不了。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就是写不了。那嘴上都承诺了。就嘴上说。就是不写吗?你是想买就买,不想买就拉倒就完了。你就说你买还是不买。什么拉倒,钱呢?你不买钱没了。写不了那你就是忽悠人。就忽悠人了怎么着?事主王女士:他说签协议是没有,钱也不能退,他说不管怎么弄,你再给我20000。我们这么多人忙活,意思是我们白忙活了,全围着我们了,这时候我又喊又叫的才走的,最后才到了田村派出所。王女士在报警后得知,跟她有同样经历的人有很多,从2015年4月份开始,海淀公安分局田村派出所已经接到30多起类似的警情,全是这家汽车团购中心。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李宁:被骗是事主大多数都是外地,比如新疆、贵州、宁夏、最近的应该是河南。据李宁警官介绍,30多位报案人都是外地人,跟王女士的情况不同,其他事主都与这家团购中心签订了买卖协议。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李宁:他们跟事主签订了一些合约,一些免除自己责任的合约,刚开始受理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买卖纠纷,前期按纠纷开始处理,但是随着事主,报警人越来越多,我们觉得这家店可能涉嫌违法。民警发现这家店存在问题后,将情况上报分局,
2015年11月,海淀刑侦支队汇同田村派出所,对这家店展开调查。他们是要上那车了吗?对对,上那个车。河北牌子的。冀F3,是前面那个吗?对。跟着那个车走。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刘新锦:我们在跟踪的时候发现几家4S店,进去暗访之后,确定了汽车团购公司跟这些4S店没有大额优惠,这种关系是不存在的。根据调查,这家汽车团购中心是今年4月份开始营业的,他们在网上发布各类优惠的团购活动,都声称,自己与汽车4S店合作的,可是民警发现,没有一家汽车4S店和这家汽车团购中心有过相关的合作。俩男的,好像有一个姓索的,这个更像了。侦查员发现,这家汽车团购中心一共有10名工作人员,有人在网上发布团购汽车的信息,还有一组人,专门在店内接待客人。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刘新锦:在我网上发布信息以后,把事主骗到店里,让你先期支付定金,带你去4S店提车。根据30多位报警人反映的情况,如果客户按照他们的要求买了车,这些人就会说,可以为你提供各类汽车装饰配件,但是拒绝返现。如果客户不愿意买车,他们就会拿出协议说你违约,定金便成了违约金。
2015年11月24日,侦查员来到这家团购中心,10名涉案人员悉数落网。对,10个。犯罪嫌疑人赵某:发布信息,然后把客户约过去,在我们那先一部分定金。赵某,是这家汽车团购中心的销售员,他的工作除了接待客人外,也会在网上发布优惠消息,这些消息,都是有固定模板的。犯罪嫌疑人赵某:比如说4S店里面优惠10000,我们就比他多优惠几千块钱,优惠现金,在加上送的油卡,还有那个装饰总共能优惠四五万。据赵某交代说,他们没有与任何一家汽车4S店有过合作,他们在网上宣传的团购优惠,都是假的,客户交给他们的定金并不会抵消购车款。
目前警方已经核实案件8起,涉案金额10万余元。韩某、徐某等10人,因涉嫌诈骗,已被海淀分局刑事拘留。北京市律师协会方志远:那么对商家对厂家,相当于把零售变成了批发,把经营成本销售成本降低,把这部分利润让给消费者,对他们是好事,对消费者也是好事,成功固然很好,不成功必然很麻烦,如果你交给这个团购网站,那团购网站是否有充分的保障,当团购不成功的时候,能够及时足额的将款项退还,这个不确定你需要进行审查,如果团购网站没有收这个钱,而直接把这个钱给了销售商,销售商会不会足额退及时还给你。另外在你进行团购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团购网站给你的承诺,团购网站是不是取得了经销商、4S店、厂家充分的承诺,有没有夸大虚构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