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万京企列入异常名录
2016-02-03 12:24 | 来源: | 作者:
本报北京2月2日讯 记者余瀛波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2016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上获悉,2015年,北京市共有8.5万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7.2万户个体工商户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目前其中已有近6000户企业因在银行开户、申请贷款、招投标等领域受到限制,主动纠正错误、请求移出。
北京市工商局局长陈永在工作报告中介绍,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共办理“先照后证”业务8.1万件,超过7.3万户市场主体享受到了“先照后证”改革便利;共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8.3万张。
陈永同时透露,2015年,北京市还落实禁限目录要求,阻止各类登记申请总计超过9000件。按照治理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统一部署,2015年全市累计消除挂账无证无照经营16655户,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案件6205件,罚没款2230余万元,10个市级挂账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无证无照经营销账率超过90%,在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上发布无证无照经营商户信息3万余条。
陈永指出,北京市工商局建立健全消费环节赔偿先付和争议快速和解机制。目前全市已有600余个经营单位建立消费争议快速和解机制,涉及金额达6800多万元。12315全年共登记消费者投诉123094件,办结率86.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800万元;登记群众举报24181件,办结19352件。2015年全市办结投诉转立案的案件1221件,同比增加20%以上。
陈永强调,2016年,要大力推进经营者首问责任制和赔偿先付制度建设。探索消费维权数据与信用监管数据深度融合,加大消费信用信息披露力度,定期公布消费投诉集中问题,及时发布消费提示和警示信息,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信用监管效果。
- 上一篇:去年全国办经济类公证300余万件
- 下一篇:建设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