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检察监督虚假诉讼6829件
2016-02-03 12:24 | 来源: | 作者:
本报北京2月2日讯 记者李想 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成为虚假诉讼重灾区,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房屋、车辆限购政策出台后,“以房抵债”“以车抵债”类虚假诉讼集中出现。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肖玮介绍说,早在2012年至2014年,检察机关就监督虚假诉讼案件6829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抗诉和检察建议4972件,移送犯罪线索957件。2015年,最高检组织开展民事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发现当前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的主要类型是逃避管理、逃避债务、获取其他非法利益等。最高检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的打击惩治力度,重点打击中介服务机构“居间造假”、涉案人员众多的“规模性造假”,以及有关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主动参与造假等虚假诉讼行为。
据介绍,湖北省检察机关查实虚假诉讼案件201件,移送犯罪线索41件。其中,武汉某投资公司为规避执行,虚构6000余万元债务转移财产。江西省抚州市人民检察院监督的一起虚假诉讼案,当事人通过虚假调解转移资产1.2亿元。
- 上一篇:2.8万案件检察环节服判息诉
- 下一篇:团伙假冒公安民警骗钱超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