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一个案情分析会,当时的我如云里雾里,不明就里。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细细品味,进入反贪大门后的三个“第一次”别有一番滋味。
初查——交锋的序幕。初查工作是否扎实直接决定着职务犯罪案件获取口供的难易程度。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在协助查询文书上签名时的画面,那是一种如虔诚信徒般的感觉,那一瞬间我感觉到的不是权力,不是兴奋、期待、紧张,而是一种责任。法者,天下之公器,决定着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和命运,不可不慎。
抓捕——博弈的开端。第一次参加抓捕时,我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那天,我们把车停在嫌疑人居住的小区车库里,等他回来。这样的等待实在太漫长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车库入口,嫌疑人的车一开进车库,我就认出了他的车牌。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马上冲出去。带队领导说,等他下车的瞬间再去。后来我才知道,如果贸然行动,对方一惊之下加速乱开,或者开车撞向我们,后果不堪设想。待对方停稳车后,领导迅速拉开车门,敏捷地跳下车,我紧跟其后。我们一行六人,其中两人手持证件,另外四人快速把刚打开车门的嫌疑人按住……一次成功的抓捕,能让后期讯问事半功倍,而一次失败的抓捕,小则影响讯问效果,大则阻碍案件侦办进程,严重的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讯问——较量的主战场。讯问是侦查的重头戏,也是侦查员与嫌疑人较量的主战场。我第一次讯问的犯罪嫌疑人是一个行贿人,社会关系很复杂,人也很精明。我当时只是陪同审讯,负责安全。主审和副审问完后,朝我点点头,示意给我锻炼机会。当时我决定以强攻为主,但对方是个“老江湖”,不为所动,我的第一次讯问以失败告终。事后,主审对我说,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刚者易折,柔可克刚,多体会吧!时隔两年后,我当副审,在配合主审审讯某正处级干部时,该嫌疑人态度很傲慢,自恃社会关系广,圈子人脉厚,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突然,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我微笑着对他说:“你当正处级干部多少年了?”他脱口而出:“25年了。”我说:“你长期在领导位置,应该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吧。”他傲慢地说:“那是当然。”我停顿了一下,然后装着若无其事地问:“今天是几号?”他说:“3月10号。”我说:“这个时间段国家有什么大事。”他脱口而出:“两会。”我接着说:“那你为什么在这里?”他一愣,不说话了,高昂的头也低下了。他本来自诩政治素养高,我点出在两会前“动他”,就是因为他的问题非常严重,一下子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
在这之后的无数次与嫌疑人的较量中,不管对手多狡猾,我谨记一个“变”字,因人而变,因势而变。我时常想起第一次讯问后主审对我说的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心中自有十万兵。
(作者系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政治教导员、代理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