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微”平台规范警务群众满意度99%
2015-11-29 08:17 | 来源: | 作者:
原标题:依托“微”平台规范警务群众满意度99%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本报通讯员 王修

  “警惕!外卖小哥送外卖被骗近千元!”“秋冬时节油耗子出没,人人喊打”,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公安分局“锡山爱心阿sir”公安微信开通后,虽然粉丝不是很多,但每天发布的“微提醒”,让很多辖区市民真切感受到了来自警方的各种关怀。通过发布权威信息,与群众互动交流,实时解答群众的咨询提问,微信号还相继开展了网民“微论坛”“微互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配合了锡山分局“问安于民”“百城会战”“最美女警”评选等公安中心工作的宣传推动,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关注、转发和评论。

  这是锡山公安分局牢固树立“警务跟着民情走”的工作理念,借势新媒体平台构建公安服务之窗,齐心协力搭建警民鱼水和谐“连心桥”的一个举措。在顺民意、听民声、解民忧、赢民心的思路指引下,如今依托手机、短信、网站、微信等网络平台,直接受理群众咨询救助和投诉建议,实时接受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监督和评议,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据了解,锡山公安分局还举行了“问安于民”活动,并在分局指挥中心设立警情回访中心,通过短信形式,每天就群众对110接处警民警、户籍窗口民警、社区民警的满意情况进行逐一访查。通过科学高效、多日大量的数据收集,深入剖析110接处警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将群众对110工作不满意的事项,统一受理、分流、递交督察部门督办、回复和监督考核。最终以此为据,根据各类不同警情制定了《常见警情处理规范》、《民警接处警维权手册》等便于基层民警携带的小册子。目前,锡山分局110接处警满意率达到98.5%以上,户籍窗口满意率达到99%。

  对具有前科、涉毒、患有肇事肇祸精神病等几类重点人员,考虑到本人及其家属对公安机关频繁上门存有抵触情绪,主要由社区民警一对一地进行电话联系。定期电话了解其最近动向,为其就业、生活提供尽可能的帮扶;要求涉毒人员主动来所接受尿检,对无正当理由拒见的,选择上门临检,既减少对当事人生活影响,又避免了潜在违法嫌疑人逃避打击;实时与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家属、邻居保持沟通,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送医治疗或予以控制。

  此外,锡山公安分局还积极借助12345政府热线和今年新设立的“阳光信访”平台,在互联网上探求服务民生、树立形象的新通道。锡山分局在各警种、单位均明确了栏目责任人,负责接受和答复群众的各类咨询,采取“外网转内网办理、内网转外网审批答复”等方式,对于各类咨询、投诉做到24小时内受理、10个工作日内答复,且通过局领导审批机制,避免了少数单位敷衍塞责答复的现象。今年以来,共受理“12345”政府公共热线210条,已办结197条,办理“阳光信访”案件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