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管控缉毒执法全省领先
2015-11-24 08:45 | 来源: | 作者:
原标题:动态管控缉毒执法全省领先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走在贵州省贵阳市街头,随处可见“向毒品说‘不’,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的标语。

  2014年,贵阳提出在禁毒工作中明确一个方针、转变两个路径、筑好四张网、做好“十项工作”,采取超常措施,强力推进禁毒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科学戒管”模式初具雏形、打击导向持续转变、基层基础有序规范、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的成效。

  据统计,今年4月以来,贵阳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连续6个月排名全省第一,缉毒执法工作1月至9月全省排名第一。

  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

  近年来,贵阳毒品破案数、缴毒量大幅上升,吸毒人员数增长也十分迅速,传统打击导向、戒管导向治标不治本的问题逐渐暴露,由毒品问题引发的众多治安问题也日益彰显。

  贵阳市从去年开始,组织开展“向毒品说‘不’,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专项行动,明确把青少年吸毒人员新增率、收戒管控率、市民对禁毒工作的满意度等作为核心指标,实行每逢单月市委常委会调度,综合考核排名靠后的区县在会上作检讨的机制。

  “禁毒工作必须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的方针,强调从重‘缴毒量、破案数’向‘打源头、控环节’、从‘专业戒管’向‘科学戒管、长期联动’管控模式的转变。”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说,禁毒工作事关全市乃至全省工作大局,必须厉行禁毒,坚决遏制毒品问题发展势头。

  贵阳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工作意见和禁毒人民战争考核奖惩办法,把禁毒工作分为动态管控、禁毒严打、科学戒管、重点建设、基层基础、社会发动、禁毒宣传预防教育“七项工程”,对区、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公安机关、禁毒办负责人实行捆绑考核,定期通报。

  同时,贵阳市不断夯实党政警群工作网、社会戒毒网、打击毒品犯罪立体管控网、社会管控信息网“四张网”,切实建强、建实禁毒人民战争基层网底,把禁毒工作从以往“政府一家负责”转变为“社会多元共治”。

  变“割韭菜”为“治源头”

  “缴毒量”和“破案数”历来是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核心考核指标。为追求这两项指标的最大化,一些部门在打击贩毒时轻本地、重外地,虽然任务年年超额完成,但实际禁毒效果却欠佳。

  “吸毒人员在,毒品需求就在;贩毒链条不打,毒品市场就在。从而陷入需求催生市场,市场滋养需求的恶性循环。”贵阳市禁毒办主任朱刚说。

  为此,贵阳市公安部门摒弃了“缴毒量”和“破案数”,着力推动打击毒品犯罪从重“缴毒量、破案数”向“打源头、控环节”转变,控制吸毒群体管控模式从“专业戒管”向“科学戒管、长期联动”转变。即突出减少需求、减少供应,立足本地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把“逢吸毒必查毒源、逢贩毒必查上下线”的“双逢双查”措施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紧盯制造、流通、贩卖各个环节,斩断通道,打断源头;按照“安全管理、戒毒治疗、心理矫治、长期联动”的理念,在戒毒所开设医疗分院、戒毒康复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实现科学戒管多管齐下。

  “不考‘缴毒量’和‘破案数’,这是公安禁毒工作从未有过的改革。”贵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科科长马勇说,实行逢吸毒必查毒源、逢贩毒必查上下线的“双逢双查”工作制度,不仅没有影响传统指标,还带来了新的禁毒成效。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传统的专业戒管措施人性化、个性化措施不足,吸毒人员难以融入社会,复吸率居高不下。”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庞鸿说,目前贵阳探索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推进科学戒毒的模式,戒毒康复工作由政法部门“独角戏”变成了社会齐抓共管的“大合唱”。

  记者近日在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看到,数名学员正在激烈地打着篮球,一些学员正在打乒乓球,还有的三三两两在一起聊天。这个有两千余名康复学员的戒毒所里,到处呈现出轻松愉快的场景。

  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邓兆湖介绍,乌当区人民医院在戒毒所内开设了分院,常年有16名医护人员开展工作;人社部门设置培训基地,每周一至五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确保戒毒人员在所期间“经过一次培训、掌握一门技能、拿到一本证书”;体育部门派驻老师,常年开展太极拳和八段锦教学

  戒毒人员出所,如何接好戒毒工作“接力棒”,是控制复吸率的关键。贵阳市乌当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斌说,目前社区禁毒工作已经从“政府一家负责”变为“社会多元共治”,通过“一人一策”对每名吸毒人员“精准戒毒”。

  当前,贵阳市紧紧围绕健全领导机制、建立跟踪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严打一批重点区域场所、建设社会化戒毒康复站、深化禁毒宣传等“十项工作”下功夫,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禁毒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禁毒委牵头、各部门协同、人民群众互动的禁毒工作格局。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贵阳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工作意见和禁毒人民战争考核奖惩办法,把禁毒工作分为动态管控、禁毒严打、科学戒管、重点建设、基层基础、社会发动、禁毒宣传预防教育“七项工程”,对区、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公安机关、禁毒办负责人实行捆绑考核,定期通报。

  同时,贵阳市不断夯实党政警群工作网、社会戒毒网、打击毒品犯罪立体管控网、社会管控信息网“四张网”,切实建强、建实禁毒人民战争基层网底,把禁毒工作从以往政府一家负责转变为社会多元共治。

  变“割韭菜”为“治源头”

  缴毒量和破案数历来是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核心考核指标。为追求这两项指标的最大化,一些部门在打击贩毒时轻本地、重外地,虽然任务年年超额完成,但实际禁毒效果却欠佳。

  “吸毒人员在,毒品需求就在;贩毒链条不打,毒品市场就在,从而陷入需求催生市场,市场滋养需求的恶性循环。”贵阳市禁毒办主任朱刚说。

  为此,贵阳市公安部门摒弃了缴毒量和破案数,着力推动打击毒品犯罪从重缴毒量、破案数向打源头、控环节转变,控制吸毒群体管控模式从专业戒管向科学戒管、长期联动转变。即突出减少需求、减少供应,立足本地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把逢吸毒必查毒源、逢贩毒必查上下线的双逢双查措施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紧盯制造、流通、贩卖各个环节,斩断通道,打断源头;按照安全管理、戒毒治疗、心理矫治、长期联动的理念,在戒毒所开设医疗分院、戒毒康复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实现科学戒管多管齐下。

  “不考核缴毒量和破案数,这是公安禁毒工作从未有过的改革。”贵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科科长马勇说,实行逢吸毒必查毒源、逢贩毒必查上下线的“双逢双查”工作制度,不仅没有影响传统指标,还带来了新的禁毒成效。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传统的专业戒管人性化、个性化措施不足,吸毒人员难以融入社会,复吸率居高不下。”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庞鸿说,目前贵阳探索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推进科学戒毒的模式,戒毒康复工作由政法部门“独角戏”变成了社会齐抓共管的“大合唱”。

  记者近日在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看到,数名学员正在打篮球,一些学员正在打乒乓球,还有的三三两两在一起聊天。这个有两千余名康复学员的戒毒所里,到处呈现出轻松愉快的场景。

  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邓兆湖介绍,乌当区人民医院在戒毒所内开设了分院,常年有16名医护人员开展工作;人社部门设置培训基地,每周一至周五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确保戒毒人员在所期间经过一次培训、掌握一门技能、拿到一本证书;体育部门派驻老师,常年开展太极拳和八段锦气功教学。

  戒毒人员出所,如何接好戒毒工作“接力棒”,是控制复吸率的关键。乌当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斌说,目前社区禁毒工作已经从政府一家负责变为社会多元共治,通过一人一策对每名吸毒人员精准戒毒。

  当前,贵阳市紧紧围绕健全领导机制、建立跟踪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严打一批重点区域场所、建设社会化戒毒康复站、深化禁毒宣传等“十项工作”下功夫,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禁毒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禁毒委牵头、各部门协同、人民群众互动的禁毒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