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线索为竞争情报支招
2015-05-21 15:55 | 来源:未知 | 作者:小萍

   在信息资源海量化,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传播扁平化的互联时代,交互的、即时的、精准的、个性化的竞争情报系统和相关的竞争情报服务,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各类组织机构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工具和服务,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占发展先机的必然选择。

  如何获取竞争情报、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利用竞争情报服务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三大问题。在2004赛迪竞争情报产品与服务全国巡讲活动上记者从到会专家的精彩发言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

  线索一:分清需求层次,对症下药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IS)在国内还属于一个新概念产品。之所以这样提,原因在于传统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往往基于人工的采集、分类、加工的模式。同时,不同的企业基于不同的战略管理思想,导致其竞争情报收集工作差异性较大。面对今天多元异构的海量数据,如何成功搭建自己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在业界尚未形成统一公认的成熟标准。因此,用户在使用这种新概念产品的初期,往往对于自己的需求处于动态深化的变动中,甚或有时,连客户自己都无法逐一细化、明确自己的需求。

  面对新兴的竞争情报市场,许多企业基于自身的业务需求,纷纷抱着跃跃欲试但又踯躅观望的态度,这样的局面并不难理解。面对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式、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企业内外部的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庞大的竞争情报市场需求自不待言,但另一方面,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与需求层次,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上一套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

  大型集团化企业,因其庞大的业务体系,对竞争情报的来源与种类需求较多,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组织与制度,由专业的情报分析人员、系统开发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在统一的竞争情报系统平台上做适合本企业情报制度的二次开发。保证情报及时畅通地送达管理层。当然,是否公司内部需要专门的系统开发人员,系统在购进之后是否还需要进行二次开发,都视企业实力、自身需要以及系统本身的通用性而定。但通常情况表明,系统的运行必须与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协同运作,尤其对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而言,通用的系统平台在对应不同的行业及使用者时,结合本企业特点适当的二次开发工作仍是必要的。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按需定制量力而行应该是最佳选择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竞争情报效益的最大化,出于成本效益的均衡考虑,或 是项目本身时间效率的催促,可以选择竞争情报服务,将竞争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工作外包给专业的竞争情报咨询公司。当然,将项目外包给专业竞争情报咨询公司做,并不是中、小型企业的唯一选择。拥有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也可以节省情报收集的人力资源。

  另外,选择专业竞争情报咨询公司做项目无论对于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而言在特定的情况下,都不是失为一种合理选择。这里唯一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到一家专业、精准的咨询公司了。虽然竞争情报在国内还是一个新概念,但国内已有一些专业从事竞争情报咨询的公司。

  线索二:梳理管理思想,充分沟通

  作为一种管理软件系统,竞争情报系统(CIS)与组织所秉承的管理理论和该组织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竞争情报实施的目的是利用情报提升企业竞争力,系统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在搭建各自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中,需基于组织的管理思想,结合不同的组织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作为国内集竞争情报系统产品、情报内容服务、情报规划咨询于一身的企业,赛迪数据在协助客户实施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与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梳理自己的需求。从前期的情报规划,到系统实施、数据内容提供、情报人员培训,赛迪数据已经具备一条龙竞争情报服务体系。

  一般来讲,实施一个企业的竞争情报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初步有想法并开始收集相关信息 → 建立或健全一个负责竞争情报的组织部门和人际网络,明确企业的情报规划 → 明确情报用户对情报报告的要求 → 明确资料需求并聚焦信息源 → 准备情报的分析方法和模板 → 确定所需情报维护人员 → 选择并定制一个商业竞争情报系统。

  可见,建立竞争情报是一个专业的规划过程,CIS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很多企业或单位认为买回一套CIS软件系统,在几台电脑上组装之后由一个或几个人定期查看即可。导致这种认识偏差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盲目的IT崇拜,而忽视了技术之外的管理思想的梳理。因此我们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不能走竞争情报应用不成功就是CIS不行的极端。当然,CIS的实施远没有象实施ERP那样的复杂程度和漫长工程周期。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该系统对内是一个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对外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采集信息,根据用户的标准加以分类,并在一定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情报加工并生成报告。要成功实现上述看似美妙的功能,在管理、技术、经验、方法上要有很强的实力才可以。为了给用户带来一种与传统的搜索引擎截然不同的情报管理体验,赛迪数据提出了基于自然语言查询的检索方法,并努力优化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最佳配比,使系统发挥其最大的功能,达到查询速度与精确度的完美统一。

  线索三:借助系统软件,以人为本

  记者在巡讲现场听一位专家讲了这样一则故事:韩国三星公司派驻在美国洛杉矶的员工通过报纸看到一则消息:由于廉价的韩国产品的进口,美国最后一家吉他工厂将要关闭。该员工把该消息送回汉城的公司总部,总部的竞争情报部门立刻对该信息进行了如下分析:吉他是美国独立和自由精神的象征,它的消失就像牛仔的消失一样会令美国人难以接受。美国可能会对吉他进口采取限制措施 ,国会有可能会通过提高关税的手段来保护美国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产业。于是三星公司抓紧时间,尽可能地抢先将更多的吉他运往美国,存入仓库。结果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美国国会提高了吉他进口的关税。由于三星已有大量的存货,因此尽管关税生效了,但它仍赚取了很高的利润。

  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说明,情报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情报人员精准的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人眼中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这与我们和牛顿眼中看到苹果落地所产生的价值差别到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是计算机硬件还是软件,它的本质是人脑的延伸,其高速运算、海量存储、网络的快捷通讯手段弥补了人脑在生理运算上的不足。因此,借助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收集到更多的信息,并将他们分类、整理,在得出情报之后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使用者的手中。但在整个情报产生的过程中,从数据到信息再到情报,数据流的动态变化必须最终由情报分析人员实现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作用更多的是让情报人员省力而不是省心。

  因此,在建立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时,关键之一在于甄选合格的情报分析人员。竞争情报人才实际上属于一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拥有专门业务知识,而且要掌握多种技术手段,能根据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显性和隐性情况,分析利弊,谋划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这类人才不是一般的理论灌输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了解和分析若干案例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的积累,慢慢磨炼,才能锻造出一流的竞争情报人才。因此,基础的培训教育与实际经验的积累,对于情报人员的培养都显得至关主要。

  企业在实施竞争情报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专业的竞争情报人员呢?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赛迪数据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凡告诉记者:企业必定需要竞争情报人员,尤其在需要短期内对竞争对手战略策略进行全面分析时,借助外脑,以项目方式打包给专注于竞争情报产品服务的公司来做,那么在人员的专业化、数据的可靠性、情报的精准度等方面将会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的竞争情报需求。

  业界有一种观点认为:CI是建筑在沙滩上的产业化之梦,言下之意是竞争情报相关的产业包括:竞争情报产品、培训、咨询等服务还达不到一定的市场规模,很多配套体系不完善。这样的观点从一个侧面确实揭示了国内CI产业有待开拓的事实。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CI市场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根据赛迪顾问的调查显示:伴随着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日益加深,CIS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仅在2002-2003年间,CIS的增长率达到了88.9%,预计,2004年增长更是会超过100%。综合来看,国内CIS产品及服务在2~3年内将会形成2亿元人民币左右的细分市场规模,如果算上CM等其他关联产品和服务,市场容量将达到20亿元,未来仍能保持40%的增长。